您的当前位置: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病因 > Hypertension皮肤自体荧光和戊
Hypertension皮肤自体荧光和戊
导语:动脉硬化,其特征在于颈动脉与股动脉脉搏波速度或脉压的增加,以及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来源:梅斯医学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研究皮肤组织的自体荧光(评价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主要指标)和血浆中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另一方面,研究皮肤组织的自体荧光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公共卫生和初级护理学校的MarcelleG.A教授及其团队将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研究纳入了名参与者(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0岁;女性占45%),其中糖代谢正常的研究对象有名,糖代谢受损的研究对象有名,另外,还有名研究对象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研究者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通过AGEReader仪器检测到的较高的皮肤荧光和血浆戊糖水平与较高的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Sβ分别为:0.10和0.10;95%置信区间为0.03–0.17和0.04–0.16)和中央脉压差(Sβ分别为0.08和0.07;95%置信区间0.01–0.15和0.01–0.13)成独立相关。皮肤自体荧光和戊糖与颈–股脉搏波速度之间的关联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更明显(P<0.10)。
这些研究结果支持这一假设,即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积累参与动脉硬化,并可以部分解释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的机理。
原始出处:
MarcelleG.A.vanEupen,etal.SkinAutofluorescenceandPentosidineAreAssociatedWithAorticStiffening.hypertension..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梅斯医学(MedSci)改善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