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病因 > 资格解读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
资格解读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
test
《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由安冬青、吴宗贵、陈晓虎、毛静远、史大卓等权威专家组成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编写完成,年2月发表于《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第20卷第5期。
本共识在文献回顾分析和Delphi法专家咨询问卷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证据制订,主要包括成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供广大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临床参考使用,发挥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共识解读一、临床特征
1、临床分期:无症状期(亚临床期)、缺血期、坏死期、纤维化期。
2、临床表现: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二、中医病因病机
1、痰瘀互结证
证候特点:局部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胸闷多痰,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
2、气阴两虚证
证候特点:神疲乏力,口干少饮,舌质红或淡,脉细弱。
3、气虚血瘀证
证候特点: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气少懒言,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4、气滞血瘀证
证候特点:局部胀闷,走窜疼痛,甚则刺痛、拒按;或有肿块坚硬,局部青紫肿胀;或有情志抑郁,急躁易怒;或有面色紫暗,皮肤青筋暴露;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三、治疗
1、一般治疗:合理饮食、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控制易患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提倡不吸烟,避免二手烟,可饮少量酒。
2、西医治疗:调节血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和溶栓治疗、扩血管治疗、抗氧化治疗、抗炎治疗、介入或手术治疗。
3、中医药治疗:通过辩证分型,使用汤剂、口服或注射类中成药进行治疗。
心可舒片在口服中成药中被推荐使用。心可舒片由山楂、丹参、葛根、三七、木香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之功效,不仅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还有抗脂质变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证者。
动脉粥样硬化致病、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应用中西医结合诊治,优势互补,比单一西医或中医方法治疗本病获益更大,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共识》汇聚了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疗已有的初步研究结果,有益于规范应用中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也应该看到,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特别是尚缺乏设计严谨、操作规范、样本量合理的高质量中医药临床研究,因此《共识》也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修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