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症状 > 高血压会使肾脏病恶化

高血压会使肾脏病恶化



高血压会使肾脏病恶化?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脏病恶化,肾功能越差,血压将越难控制

肾脏病与高血压往往互为因果,肾功能不全会造成高血压,而高血压也会加速肾功能恶化。根据一项调查研究指出,罹患高血压并发肾脏病的机率,比本身没有高血压症状者高出两倍,且随者年龄的增加,罹患肾脏病的风险也跟着增加。

血压长期偏高,不仅危及心脏血管健康,对肾脏更是一大威胁。高血压,无疑是加速肾脏病病变的危险因子。

★血压高促使肾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和肾脏病关系密切,两者之间只要其一控制不好,将会陷入「恶性循环」。举例来说,缺血性肾病变,是由长期高血压控制不良,引起肾血管硬化所造成,只要一段时间未加以治疗,可能发生肾小动脉硬化,是肾组织受到破坏,严重时甚至演变为尿毒症,需要长期洗肾。

★高血压加速肾脏恶化速度

高血压,也是造成糖尿病肾病变的恶化因素之一,如果患者本身有家族病史或高血压病史,不仅容易使糖尿病肾病变恶化更快,发生末期糖尿病肾病变的机率也越高。

另外,血压的上升,会加速肌酸酐清除能力的下降,使得慢性肾丝球肾炎恶化,导致水肿、肾功能不全,甚至恶化成为肾衰竭或是尿毒症。

★血压控制得宜,就能保护肾脏

血压高低与否和肾脏病息息相关,血压长期控制不当,可能引发肾病变,进而导致肾功能衰竭,而肾功能衰退越严重,又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肾功能越差,血压也越不易控制。

要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除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适度运动、改善睡眠、治疗贫血病配合严格控制血压,才是预防肾脏病的不二法门。

高血压指标及治疗建议

西医病名定义: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①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确,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主要是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所致,血容量与心输出量的增高则为次要因素。②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部分表现,如见于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动脉缩窄性病变(上肢血压增高而下肢血压降低)等。此外,还有一种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高于正常,但舒张压正常或低于正常,因而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上主要由于心搏量增加,后者尚有主动脉血液返流),体循环动静脉瘘、动脉导等未闭、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以上主要由于心搏量增加,且有自左向右分流),原因不明的高动力循环状态等,也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中医释名:以眩晕,头痛,血压增高,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发病率:中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据50年代的调查为2.24%—7.44%;60年代的调查为3.4%—7.3%;70年代初的调查为3.51%—10.27%。年用新的诊断标准调查,患病率低的地区仅0.34%—1.53%,高的地区10.04%—11.50%,高原地区有达19.14%者。其他国家患病率为8%—18%。

发病机理:当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时,血压增高,其中收缩压增高尤其明显,因而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增大;反之,则血压下降。当心率增快时,舒张压可增高而脉压减小;而心率减慢时,收缩压可增高,脉压增大。当循环血量不足时,血压下降。主动脉硬化,动脉壁顺应性降低时,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周围小动脉收缩,或血液粘度增加.以致周围阻力增高时,血压增高,其中舒张压增高更为显著。

中医病机:风眩指因肝肾阳亢阴亏,风阳上扰,气血逆乱所致。

表现体征:1.以中老年发病为多。起病一般较缓慢。可有家族史。2.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头重脚轻感,常伴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症状。3.面赤,血压增高,成人高于21.3/12.7kPa(160/95mmHg)。4.能除外症状性高血压,如风水、肾水、厥(真)头痛等所致血压增高者。

中医类症鉴别:1.厥[真」头痛:突发剧烈头痛,面白汗出,恶心呕吐,血压显著升高等,其症状较风眩严重而凶险。2.虚眩:临床表现以眩晕,疲乏,脉弱等为主,血压不高反低。3.耳眩晕:多为突发剧烈眩晕,有恶心呕吐,耳鸣,水平性眼球震颤,血压多在正常范围。

中医辨证论治:(一)辨证论治:1.肝阳上亢证:眩晕,头痛头胀,头重脚轻,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2.痰湿中阻证:头痛,眩晕,胸闷心悸,纳少,呕恶痰涎,形体肥胖,苔白腻,脉弦滑。法湿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3.肝肾阴虚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腰膝酸软,头重脚轻,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滋补肝肾。一贯煎加减。4.阴阳两虚证:眩晕,耳鸣,体瘦,神疲,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心悸腰酸,舌淡少津,脉弱而数。滋阴补阳。二仙汤加减。

中西医结合治疗

.适当限制钠盐摄入,以6g/日左右为宜。2.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减轻体重。调达情志,避免过度情绪波动。3.体针疗法:主穴选曲池、足三里、太冲,备穴为二阴交,内关等。平补平泻法。4.单方验方:(1)向日葵盘30g,夏枯草I0g,罗布麻15g,桑寄生15g,水煎服,l剂/日。(2)青葙子10g,草决明15g,水煎服,1剂/日。(3)钩藤18g,菊花12g,桑叶、白蒺黎、青箱子、青木香、夏枯草、地龙、决明子、川牛膝、桑寄生各9g,煎服,1剂/日。(4)半夏天麻丸,6g/次,2次/日。(5)鸡蛋10个,食醋适量,浸泡7天,1个/次,2次/日。5.敷贴疗法:(1)吴茱萸、川芎各半,混合研为细未,密贮备用。用时取药粉10g纳入脐中,上以麝香止痛膏固定,3天换药1次。(2)蓖麻仁50g,吴茱萸20g,附子100g,混合研为细未,加生姜1509,共捣如泥,再加冰片10g,和匀,调成膏状,每晚贴涌泉穴,7日为1疗程。6,西医西药:可选用钙拮抗剂,如心痛定、尼群地平,或转换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或B受体阻断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等;亦可用复方罗布麻片等。

历史考证:风眩之病名始见于《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引《养生方·导引法》云:“以两手抱右膝。箸膺。除风眩。”《肘后备急方》称其为“风头眩”。

明日行健堂第二条将连续讲解《养生方·导引法》云:“以两手抱右膝。箸膺。除风眩。”具体的做法,请继续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rdnpn.com/dmyhzz/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