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症状 > 动脉粥样硬化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分析



简介:

一组心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特点是局部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逐渐蜕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病因:

(一)代谢综合征,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定义,以腰围为标准,中国人男性大于90cm,女性大于85cm;同时具备下列4项中的两项即可诊断:1.甘油三酯≥1.7mmol/L;2.高密度脂蛋白:男性<1.04mmol/L,女性<1.30mmol/L;3.血压≥/85mmHg;4.空腹血糖≥5.6mmol/L或有糖尿病史;

(二)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史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等增高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三)高血压: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有高血压病或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

(四)吸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增加2~6倍,且每日吸烟支数与发病率呈正相关。被动吸烟、吸二手烟人群发病率基本等同于直接吸烟。

(五)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本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中高出数倍,且病变进展迅速,本病患者在糖耐量异常人群中也十分常见。

(六)年龄、性别: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男性较女性发病率更高,但女性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六)其他危险因素:1.肥胖;2.从事体力活动少,高压力脑力劳动且不善于休息人群;3.西方的饮食方式:常进较高热量、含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的食物者;4.遗传因素;5.性情急躁、好胜心和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的A型性格者。

发病过程:

I型:脂质点,动脉内膜内出现小黄点,范围小;

II型:脂质条纹,动脉内膜内见黄色条纹,为巨噬细胞成层并含脂滴;

III型:斑块前期,细胞外出现较多脂滴,在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形成脂核;

IV型:粥样斑块,脂质积聚多,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变形;

V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入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本期即可诱发心绞痛;

vI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斑块发生破裂后粥样物质进入血流形成栓子造成相应部位梗死(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主要临床表现: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本病目前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部分国家能占每年总死亡人口的1/3以上;我们国家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近年来因冠心病致死的患者逐年增加。(具体将在后续详细讲解)

2.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大多数早期无症状,后期易形成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一旦瘤体破裂,可迅速休克而致命,死亡率接近%;

3.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引起脑缺血、脑梗塞、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遗留肢体瘫痪、意识丧失、失语等后遗症,甚至死亡。

4.肾动脉粥样硬化病,可引起难治性高血压病、肾萎缩、肾衰竭,年龄55周岁以上者血压突然升高极易脑出血致死。

5.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以下肢较多见,由于下肢缺血,长发生行走时肌肉麻木、疼痛甚至痉挛,动脉管腔完全闭塞后,往往需要截肢而致残。

防治:需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已有大量证据证明经过合理的防治,可以延缓和阻止病变进展,甚至可以使之逆转消退,患者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此外,经过合理控制后延缓疾病进展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

1.合理膳食: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标准,结婚后及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常用BMI指数评价:BMI=体重(Kg)/升高(m)2,一般以20~24为正常范围,或以腰围为标准,一般以女性≥px,男性≥px为超标。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总热量,食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脂肪不超过总热量的30%,动物性脂肪不能超过总脂肪摄入量的10%,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及时血糖、血脂不高,也应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经常食用动物内脏、肥肉、猪油、蟹黄、奶油等食物,蛋白质摄入以鱼肉、禽肉、各种瘦肉、鸡蛋、豆制品较为适宜。

2.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和调整血脂血糖代谢均有很大益处。

3.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

4.戒烟限酒。

5.积极控制和治疗于本病相关的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欧美国家及国内一些专家目前已经提出预防本病应从儿童时期开始的“0级预防理论”,即从儿童时期即开始防止肥胖、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经过合理预防及养成良好习惯后,可使本病发病率降低48%以上。









































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dnpn.com/dmyhzz/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