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治疗 > 专家推荐第八期守在超声室的周围血管病
专家推荐第八期守在超声室的周围血管病
周围血管病专家——雷小明
专家风采
他,每天7点40医院,麻利地换上白大衣,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接下来早交班、查房、会诊……,每分钟都安排地满满的。和很多其他临床医生不一样,不仅医生办公室、病房是他的工作地点,二楼超声室也是他的“革命根据地”。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的是,一位守在超声室的周围血管病专家——医院周围血管科学科带头人雷小明主任医师。责任与使命
穿上白大衣,始终为健康
年,一名48岁男性,因患有静脉曲张,从河南郑州慕名而来。医生在查体时发现患者不仅有静脉曲张,而且还有双下肢水肿、淤积性皮炎。随后雷小明主任亲自到超声室查看患者下肢彩超的情况,并发现了一个问题,患者下肢所有静脉都呈现出高压的状况。30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觉得问题并不简单,于是建议进一步查找原因。超声科主任任丽恩操作超声机,小小的探头沿着患者下肢静脉,一点点向上挪动,一直到看不到的膈肌部位,他们发现血流的速度竟然达到了cm/s,这比一般的动脉流速都要高!“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了这里!”雷小明主任坚定地说到。(资料图片)
而随后做完造影检查之后,验证了雷小明主任的推断,恰好在膈肌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狭窄,血管基本上被堵住了,仅剩下一个特别小的孔,血液费力地挤过去,因此流速很高。最终查明了真凶,揪出了问题所在——布加综合征!此时患者告诉雷小明主任,其实他的母亲和哥哥刚开始也是他这种情况,后来出现了大肚子腹水,尽管多方医治,仍没能留住他们。不过他们被诊断是:门脉高压症。这更验证了雷小明主任的判断,患者和母亲、哥哥所患的疾病其实一样,如果他现在没有明确诊断,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再过两三年,他也会出现大肚子腹水,也会等来他们的结果。病因找到了,明确诊断了,随后进行了介入扩张治疗,患者病情随即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周后患者就出院了,静脉曲张消失了,淤积性皮炎消失了,腿肿消失了,疾病彻底解决。布加综合征属于一种罕见的疑难疾病,因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容易被误诊误治。但雷小明主任在接诊病人之后,并没有止于表面现象的观察,而是进行综合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准确地找到了疾病的根源所在,从而确立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这是一名医护人员医疗技术体现之处,会看病,固然很重要,但前提是要能明确诊断。超声科的医生主要是观察超声影像下的人体结构变化,将超声医学根据检查所见做出相应的描述及报告提供给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则根据超声结果结合查体及化验等等做出诊断。但是超声医生由于缺乏相应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因此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漏诊。为减少这种情况发生,雷小明主任多年来一直坚持亲自查看血管科患者超声,也正因为这一良好的习惯,在临床中发现了很多被误诊或漏诊的病例,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质量。(资料图片)前几年,一位中年男性抱着一个10岁大的孩子,专程从大连赶来,找到雷小明主任。医院都怀疑是布加综合征,不过又都没有明确诊断。雷小明主任陪着孩子来到了超声室,一边看彩超,一边分析孩子的血管,患者自下腔静脉至右心房静脉压很高导致静脉增宽、肝脏内也没有发现静脉阻塞、腹腔所有静脉都增宽。这种情况不符合布加综合征的表现,雷小明主任肯定地说,这不是布加综合征。随后开始寻找真正的原因,孩子静脉压非常高,彩超探头一直向上走,到了心脏,没有发现异常,心脏大小没问题、心脏瓣膜完好,但这不等于心脏没问题,因为孩子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心脏影响的全身性的静脉瘀滞。(资料图片)后专门请心血管科会诊,与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王仁平主任医师一起反复查看孩子的心脏彩超,看了一遍又一遍,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每个部位都像是扫雷一样,细细地查着,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增厚的心包包裹于心脏外围,严重影响心室舒张,导致舒张期压力增高,心室充盈不足,心排出量减低。同时,心房压增高,心房增大,体循环静脉和肺循环静脉回流均受阻,出现肝淤血、肺淤血等表现。孩子做完手术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健康!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雷小明主任不仅自己每天上午守在超声室,他还要求科室的住院医生必须掌握血管彩超检查技术,要能通过血管彩超了解患者血管病变的具体病理变化,血管科医生要在超声室亲自观察患者的血管彩超检查,仔细发现问题并进行准确判断,如发现不能明确的病变或与临床不相符时,一定力求做到尽快会诊、尽快明确诊断。(资料图片)周围血管疾病是外周血管病的通称,主要包括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布加氏综合症、雷诺氏综合症等。这些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存质量与生命健康,有人甚至截肢,家庭因其致贫返贫,雷小明主任从医近40年,不改初心,总是竭尽全力去救治每一位患者,对于那些疑难病案,更是有一股“不找到原因不罢休”的精神。也正因为此,全国各地的患者朋友专程找他来看病,他总是耐心对待所有人,态度好,看得认真,解释清楚。穿上这身白大衣,就意味着肩负着治病救人的责任与使命。雷小明主任终用“责任、荣誉、生命”这六个字约束、教育和激励着血管科全体医护人员。雷小明主任经常受邀主持、参加一些周围血管病的学术会议,会上的发言,常常给同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在学术上精益求精,雷小明主任还热心公益事业,常去孤儿院看望孩子们,给他们送去学习、生活用品,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向希望工程捐款,赞助贫困失学儿童,免费救治春蕾家庭血管病患者等。(责任荣誉生命每天约束教育激励着大家)雷小明主任常说:医学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学无止境。假如你不努力你就不知道你能干什么。作为一名好医生,要勇于探索,不断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技术和本领,用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病痛、挽救患者的生命;用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优质服务,赢得患者的尊重和认同。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