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用药 > 临床一线不一样的腹痛
临床一线不一样的腹痛
年6月15日,我院心胸外科与介入科合作又成功完成一例胸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手术。
病例回顾患者男性,68岁,一月前曾有摔伤病史,后出现腰部、腹部疼痛不适,伴肛门不排便、排气,医院检查并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检查腹部平片、腰椎X线片及腰椎MRI,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后腹痛不见好转,后转入我院内科;行上腹部CT平扫发现胸主动脉局部增粗、双侧胸腔少量胸腔积液,请心胸外科李奇副主任医师会诊,考虑胸主动脉病变不排除胸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需行胸腹联合主动脉CTA检查,经检查证实了李主任的诊断,患者为“胸主动脉瘤,局部内膜破裂形成夹层”,患者有腹痛加重、血压突然增高等情况,有先兆破裂风险;将病情凶险性向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后,紧急转入我院心胸外科。
我院胸痛中心成员心胸外科李奇主任与介入科陈帅主任对病人立即进行了会诊讨论,考虑患者病情危重,胸主动脉瘤破裂风险极大,随时有生命危险,建议患者立即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介入手术治疗。经过患者家属同意并在麻醉师丁丽的积极配合下,李奇主任与陈帅主任组成的手术治疗组,于年6月15日夜间在DSA急诊为患者行经股动脉置管胸主动脉造影带薄网大血管支架置入术。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大血管支架成功将动脉瘤腔内隔绝,因患者病情危重,带气管插管转入ICU重症监护病房,第二天顺利脱机拔管,观察一天后转回心胸外科普通病房进一步专科治疗,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腰痛、腹痛症状完全消失,微创手术切口拆线后即可出院。
主动脉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疾患,引起主动脉壁损害变薄弱,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胸主动脉各部位均可发生动脉瘤。根据病因可分为:1.动脉粥样硬化;2.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3.创伤性动脉瘤;4.细菌性感染;5.梅毒性感染等。胸主动脉瘤的风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疾病、高龄、家族病史等。由于胸主动脉瘤病因不同,由此引起的病变也不尽相同。常见临床症状主要有:下巴、颈部或上背部和/或胸部或肩部疼痛,背部疼痛,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
回顾此患者主要以腰部、腹部疼痛症状为主,并伴有不完全肠梗阻临床表现,胸主动脉瘤症状不典型,早期不易明确诊断。胸部CT平扫提示主动脉粥样硬化明显,血管多处斑块钙化严重,本身主动脉血管存在病变,加上曾有外伤病史,可能是造成此患者胸主动脉瘤的病因。胸主动脉瘤的病变部位及累及范围不同,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患者腹痛不仅仅要考虑腹部的疾病,我们也要怀疑胸主动脉瘤的发生,我们要警惕不一样的“腹痛”。
我院心胸外科与介入科组成的治疗团队对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等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近年来已为多名患者成功实施了腔内修复手术,手术创伤小、痛苦少,解除了患者病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
供稿:心胸外科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