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用药 > 2016长城会中法动脉粥样硬化论坛荟萃
2016长城会中法动脉粥样硬化论坛荟萃
10月23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由《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和《中国循环杂志》在线刊发,该指南是对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全面修订。新指南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了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血脂异常管理策略。
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中,由胡大一教授和严晓伟教授主持的中法动脉粥样硬化论坛专题会上,分别由法国EricBruckert教授、湘雅大学赵水平教授、医院李勇教授带来精彩内容,其中很多观点与新版指南不谋而合。
EricBruckert教授
动脉粥样硬化管理
“越早治疗,越多获益”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是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其长期不稳定对机体具有很大影响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呈直接因果关系。具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人群是长期LDL-C异常升高的代表人群,有遗传研究表明FH患者发生冠心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13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终身风险较高,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在儿童时期即开始形成,所以对于高危青年人群进行终身风险评估有助于确定需要早期干预的目标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获益依赖于治疗的起始年龄及治疗的持续时间。
降脂干预的获益取决于LDL-C的降低,长期随访的WOSCOPS研究表明,5年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不会带来非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因素死亡。
综合各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的心血管病事件减少百分比,可以认为对高危人群从一级预防开始干预是避免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关键。评估获益最大人群,降低其LDL-C水平及其暴露时间将可以直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危险因素的青年患者应从膳食的改善开始,适当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
赵水平教授
从新版指南看国人的血脂管理
血脂异常(LDL-C或TC升高)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降低人群胆固醇水平,可以明显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因其产生的死亡。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达40.4%,高胆固醇水平将导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在-年间增加万。所以,以患者为中心,整体评估风险,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