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用药 > 32岁青年血压近两百,手术竟然还能治愈
32岁青年血压近两百,手术竟然还能治愈
32岁的小伙子血压近两百,手术竟然还能治愈?
这么年轻的一个人,怎么就高血压了?近日,32岁的张先生出现胸闷不适,血压莫名其妙地往上蹿,血压最高时竟达到/毫米汞柱。虽然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但这个血压还是吓了他一跳,医院医院检查后,发现原来致使他血压狂飙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藏在其腹腔的一个4×4厘米大小的位于腹膜后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什么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人体的肾脏是一个排泄器官,同时兼具生成激素的作用。肾上腺就是一个生成激素的内分泌器官,而在肾上腺髓质等部位存在“嗜铬细胞”,正常的嗜铬组织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这些激素的主要功能就是参与调节人体血压、心律水平等。尤其在人体应急情况下,比如突然遇到危险,收到惊吓,会心律加快、出汗、哆嗦等,这些都是这些激素起的作用。所以一旦这种组织形成“嗜铬细胞瘤”后,产生这些激素的作用就会增强,其瘤体内就会储存大量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危害嗜铬细胞瘤可长期分泌、释放儿茶酚胺类激素作用心血管系统,使血压升高、细小动脉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脏增重、增大、心肌细胞肥大。诱因作用时,大量儿茶酚胺类激素快速释放入血导致细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主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出血、急性心肌缺血、心律紊乱及心功能衰竭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大汗、恶心、呕吐、心悸、乏力、烦躁,咯血、发热等。头痛、心悸和大汗三联征是嗜铬细胞瘤典型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并有血压显著升高。
9大特征的高血压患者,需高度警惕嗜铬细胞瘤大部分嗜铬细胞瘤患者来就诊的时候,往往主诉血压高、焦虑、恐惧、发热、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由于症状不典型,导致70%的患者被误诊,延误治疗。因此,提醒有下列9大特征的高血压患者,需高度警惕嗜铬细胞瘤,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超声波、CT和核磁共振等,来排除此病。 ◎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的高血压。 ◎初发高血压患者,或病程短,但血压显著升高。 ◎血压波动范围大,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 ◎持续性高血压伴严重阵发性加重。 ◎血压升高时伴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代谢率增高(如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 ◎高血压病程较短,但病情进展迅速,其心、胸、肾脏功能受损。 ◎服用普通降压药无明显疗效,并呈反常升高的持续性高血压。 ◎在排尿过程中发生不明原因的心悸、心慌甚至晕厥的高血压。 ◎在手术、创伤、分娩、情绪激动时血压骤然升高、休克,但又无法解释者。
需要注意的是,很大一部分嗜铬细胞瘤患者没有临床表现,但可以在创伤、应激、感染等诱因下出现,可能随时危机生命,这也是为什么嗜铬细胞瘤被称为隐形杀手的原因。
嗜铬细胞瘤该怎么治?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中的发病率为1.0-0.6%,在肿瘤中的发病率为1-2/10万,其实发病率都不算太低。在治疗方面,如果发现早并及时治疗,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只要手术切除后,可以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高血压可以完全治愈。但是如果发展时间比较长了,已经造成了一些高血压的并发症,这时治疗起来可能就会比较麻烦。所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很好的。
手术中需要注意什么?很多者认为找到病因,就应该马上做手术切除,但实际不是这样。因为平时有激素存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当切除肿瘤后,相当于突然松开了,里面的水就不够了,会产生低血压,这种低血压是非常危险的,以前造成的死亡率非常高,主要就是术前准备不充分。把肿瘤切除以后,血压突然降低就很难维持,因为激素是有代偿的,激素回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一个关键点就是术前需要做非常充分的药物准备,就是准备阻止血管收缩的药物。所以一般手术前,需要准备大概2-4周时间为病人用一些药物,以保证手术中病人不会出现突然血压降低的情况。
张先生的病痊愈了!张先生确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后,住进医院泌尿外科,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由诸靖宇微创手术团队腹腔镜下切除了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从术后第一天开始,张先生的血压,再也没高过,高血压药也再也不用吃了。
小贴士
嗜铬细胞瘤引发的继发性高血压由于症状不典型,70%的患者会被误诊。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高血压,服用降压药后无效或出现反常性反应时,需引起警惕。只要手术切除后,可以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高血压可以完全治愈。但是如果发展时间比较长了,已经造成了一些高血压的并发症,这时治疗起来可能就会比较麻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