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动脉硬化 > 动脉硬化用药 > 著名医药学家告诉你,常吃栗子有多好
著名医药学家告诉你,常吃栗子有多好
如何攻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10419.html
点亮心灵之灯,开启智慧之窗;
参悟成败之鉴,塑造满意人生。
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
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桨。
——苏辙《服栗》
《析津志辑佚》载,金元时期北京地区的栗园有“西山粟园、斋堂栗园、寺院栗园、道家栗园、庆寿寺栗园。祖师以华严经为字号种之。当身迷望,岁收数十斛,为常住供。”
其中庆寿寺栗园就在昌平南口。明清以来原属幽燕的北京县志中很多地名、村名有“栗园”、“栗庄园”名称,密云有前栗园和后栗园,怀柔有西栗园庄,丰台有栗园村。
这些说明北京地区古代与栗树种植的渊源关系。
栗子可以做成各种美味的菜肴。
宋代陶谷《清异录》就有“晋王尝穷追汴师,粮运不继,蒸栗以食,军中遂呼栗为‘河东饭’”的记述。
南宋林洪《山家清供》里记载了“山药与栗各半截,以羊汁加料煮,名‘金玉羹’”。
杭州地方传统名菜“桂花鲜栗羹”是以西湖藕粉作羹,调入糖烧栗片,撒糖桂花、青梅片、玫瑰花等制成。色泽红、绿、黄、白相映,栗片脆嫩,耦羹稠浓,多种花香,甜美适口,已有千年制作历史。
故板栗素被人们作为美食,被誉为“席上佳果”。
陕南乡土风味名菜,就有“板栗烧仔鸡”、“爆栗子鸡丁”、“栗仁炖猪肉”,菜香情长。北京、郑州、西安等地的“糖炒熟栗子”,味道十分鲜美。
常见的有“栗子鸡”、“沙锅栗子”、“板栗红烧肉”、“栗子焖羊肉”等,以栗子为原料的羹类、粥类的名称更多了。
将栗子切作两瓣或四片,加水放入锅内,配以盐、大茴、桂皮、茴香同煮成“五香栗子”,香甜可口,别具风味。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所记的“高丽栗糕方”:“栗子不拘多少,阴干去壳,捣为粉。三分之一加糯米粉拌匀,蜜水拌润,蒸熟食之。以白糖和入,妙甚。”
“山栗粥”:“用栗子煮熟,揉作粉,入米煮粥食之。”都是脍炙人口的素馔,均是老幼皆爱的佳肴。直到现在,栗仍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
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疗效,故又称“肾之果”。
栗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能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预防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对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皆有功效。
在古代,被誉为“山中药”。其栗树皮、果实、果壳、叶、根皆可入药。祖国医学认为:栗仁为肾之果。栗果气味咸、温、无毒,主益气,厚脾胃,补肾气,滋养气血,强筋健骨,活血化瘀,令人耐饥。
《千金方翼》说:栗“味咸,温,无毒。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山阴,九月采。”“栗嚼生者涂疮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血”。药王孙思邈认为:“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唐代《食疗本草》记载:栗子“生食治腰脚。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树皮:主瘅疮毒。”“壳: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说明栗子、栗树、栗壳对治疗腰腿病、疮毒、反胃等症有功效。
宋代《圣惠方》卷第九十七载:“治香港脚、肾虚、腰脚无力,宜吃生栗子方:生栗子不限多少,布袋盛,悬令干,上每日平明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佳。”
苏辙《服栗》:“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桨。”(《全宋诗》卷八七〇)
苏辙不但享受了服食栗子的美味,还把自己的腰腿病治好了。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对栗子的作用做过深刻研究,他在《本草纲目》中说:“栗气温,无毒,益气厚肠胃,令人耐饥。治肾虚,腰腿无力,疗筋骨断碎”。
“栗于五果属水,水潦之年,则栗不熟,类相应也。有人内寒,暴洩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经验方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清朝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果实类》说栗:
甘平。补肾,益气,厚肠,止泻,耐饥,最利腰脚,解羊肉毒。
辟谷济荒,生熟皆佳,点肴并用。
嫩时嚼之,作桂花香。
老者风干,则甜而嫩。
同橄榄食,风味尤美。以钱塘产者良。
凡食均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
若顿食至饱,反壅气伤脾。
其外感未去、痞满、疳积、疟、痢、瘰疬、产后、小儿、病人、不饥、便秘者,并忌之。
以生极难化,熟最滞气也。
现代医学也认为,栗子具有补肾气,强腰膝,延缓人体衰老的功能。树皮及果苞,可治疗疮、金伤。
板栗味道不错,然不宜多食。生食多难以消化,熟食多而滞气伤食。因此,腹胀、疟疾、产后、病后、便秘者宜慎食之。
推荐阅读:
栗子的故事:刘秀投掷栗子能从柱子的洞中穿过
“枣想你”,为何不枣说——枣的历史
“枣想你”,为何不枣说——枣的趣话
枣想你”,为何不枣说——中国枣的传播
昌平桃的文化味道
古代文学大师眼中的桃花
你不可不知的桃的故事与传说
核桃趣话:胡桃涩可益衰身
玩核桃的人: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
古代著名医药学家眼中的核桃
长按